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“坚持先立后破,逐步扩大碳市场的覆盖范围,同时须积极鼓励民间市场主体进行自愿交易。”今年全国两会,全国人大代表、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带来了促进碳市场发展的建议。
曹仁贤表示,在碳市场建设中,碳市场的覆盖范围、行业是关键要素,市场主体交易的活跃度是碳市场能否发挥减排效果和作用的关键。
对此,曹仁贤建议,逐步扩大碳市场的覆盖范围。目前,我国碳市场已纳入发电行业,覆盖全国碳排放量约45%,但还有大量高耗能行业未被纳入。曹仁贤表示,尽早将水泥、钢铁和电解铝等高能耗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,并尽快明确其纳入的时间节点及碳配额分配原则。
碳交易产品和交易方式的多样化有利于提升市场活跃度,进而加快全国碳市场的市场化进程。曹仁贤建议,进一步完善并丰富全国碳市场的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。在现阶段全国碳市场现货交易的基础上,借鉴国际碳市场经验,进一步增加如碳远期、碳期权、碳期货等碳金融产品种类,并引入远期交易、展期交易、掉期交易等交易方式。
此外,曹仁贤建议全国碳市场设置碳配额有偿分配比例,逐步引入碳配额通过拍卖方式发放的机制,拍卖所获收益用于环境保护、低碳投资和帮扶欠发达地区的节能减排项目。
曹仁贤还建议,从三方面着手,积极鼓励民间市场主体自愿交易:
一是开放非控排企业、机构及个人进入碳市场,并降低其入市门槛,通过市场化机制增强碳市场的覆盖面和活跃度。
二是尽快重启CCER(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)市场,加快落实自愿减排市场建设。根据不同类别新能源项目的市场存量,项目开发的额外性,甄选出一批符合碳市场交易需求、能稳定推进碳市场有序发展的自愿减排项目,并支持开发对应的方法学工具,积极推进新能源行业参与到碳市场中。尽快重启CCER项目备案,发挥企业开展自愿减排项目的积极性。
三是由政府牵头制定全国及地方碳普惠体系相关管理办法,加快民间碳普惠体系建设,记录、量化中小微企业及个人参与低碳场景、践行减排的行为。企业和个人可通过碳普惠机制获得官方认可的碳减排量,自由进入碳市场实现碳减排量的交易变现,或通过政策支持、商业奖励等消纳渠道实现其价值,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欧洲科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